國內藥品市場 國產替代進口的時代真的到來?來源:新康界網址:http://www.PharmNet.com.cn
“目前國內藥品市場中,國產藥品和進口藥品的現狀究竟怎樣呢?” 化藥品種過度重復現象好轉? 2016年9月和2017年6月,CFDA分別發(fā)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過度重復藥品目錄。第一批公開了獲批準文號數大于20家企業(yè)的品種282個,第二批公開293個。 盡管第二批目錄比第一批品種數量增加,但對比兩批目錄中的相同品種,大部分品種的批文數量和擁有批文的企業(yè)數出現下降,僅個別品種出現少量的增加。尤其以氯化鈉、葡萄糖、甲硝唑、維生素C等大輸液品種的批文數量下降較多。 兩批過度重復藥品目錄中同品種批文數量、企業(yè)數量變化 ![]() (僅列舉變化最大的10個品種) 來源:CFDA公告,筆者整理 在銷批文數量變化程度較小,就目前而言,一致性評價的影響對過度重復藥品的數量影響程度較小。對比在銷批文數量變化,排除過度重復藥品的統(tǒng)計口徑的誤差之外,不難看出,批準文號數量和批準企業(yè)數量的減少,主要原因可能是“僵尸”批文或企業(yè)的消失。 國產藥品批文數:進口藥品批文數=27:1 CFDA網站顯示,國產化藥和生物藥共10.3萬批文,進口化藥和生物藥批文數量僅約3800個,不難計算出,國產藥品:進口藥品≈27:1。(2017年9月25日查詢數據) 國產藥平均單品銷售額:進口藥平均單品銷售額=1:6 中康CMH數據顯示,化藥+生物藥國產品種2016年銷售額總額約6900億元,進口品種銷售總額約3000億元。除以在銷單品數量(非批文數)進一步計算,進口藥的平均單品銷售額大約為國產平均單品銷售額的6倍。 6倍的差距體現在哪? 對比國產和進口品種的銷售額分布情況,過10億元進口單品數量占進口單品總數的比例為4.2%,國產品種的這一比例僅為0.5%;銷售額在1億~10億元之間的進口單品比例則達到23.9%,國產品種這一比例僅為4.7%;單從銷售額維度,也可以看出國產品種與進口品種的巨大差異。 進口藥和國產藥單品銷售額區(qū)間分布情況(數量占比:%) ![]() 數據來源:中康CMH(銷售額以終端零售價計算)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整體上現階段國產品種和進口品種仍存在較大差距,國產品種仍呈現出“多且不精”的特點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低水平重復”。 國內藥品現狀(國產vs進口) ![]() 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開展,“僵尸”批文、質量較差、競爭力弱的產品逐漸被篩除,具備更強競爭力的國產品種則被留下。不難想象,未來3到5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種將與進口品種開展正面交鋒,國產替代進口的時代將真正到來。
|